仲夏時節,大地萬物生機勃勃。當我們俯瞰安陽市滑縣白馬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時,我們可以看到整齊劃一的田地,整個區域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卷。這里的田地通暢相連,綠油油的玉米生長勢頭喜人。
除了完善的農田、水利和道路設施,這里還配備了先進的田間監測系統,集氣象、墑情和蟲情監測為一體。農業技術人員只需輕點鼠標,就能在電腦屏幕上獲取土壤墑情、作物生長狀況、天氣情況和災害預警等信息。
滑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陳一品表示:“田間智能監測系統能夠實時將各種數據傳送到智慧農業控制平臺,通過屏幕上顯示的數據,我們可以智能地分析農田的墑情、蟲情和氣象條件,為科學管理農田提供依據。”
到了2023年秋季,滑縣將播種130.58萬畝秋糧,其中玉米占據了127.05萬畝。為了更好地管理玉米田地,滑縣將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應用到傳統農業生產中,為農田裝上了智慧大腦。農業技術人員通過農林物聯網管理系統,無需親自踏入田間,就能實時了解莊稼的生長狀況。各種新技術和新模式涌向田間地頭,推動了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變,助力糧食穩產增產。
一位種糧大戶碗彥飛表示:“智慧農業平臺解決了我們種地大戶的一大難題。以前我們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巡田,現在通過電腦就能輕松地獲取田間地塊的墑情和病蟲害情況,非常方便?!?br/> 在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加快發展智慧農業、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數字化改造被提出?,F在,大力發展智慧農業,向科技要糧已經成為共識。新興信息技術的應用正在讓農業生產展現出嶄新的豐收景象。通過智能化的農田管理和科技手段的支持,農民們能夠更加有效地種植糧食,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。